地点
诗文库 正文
澶州灵津庙碑文 北宋 · 孙洙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九、《皇朝文鉴》卷七六、嘉靖《开州志》卷九、《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七、乾隆《续河南通志》卷一四、乾隆《卫辉府志》卷四五、同治《畿辅通志》卷一七七、民国《重修滑县志》卷六
熙宁十年秋,大雨霖,河、洛皆溢,浊流汹涌,初坏孟津浮梁,又北注汲县,南泛胙城,水行地上,高出民屋。
东郡左右,地最迫隘,土尤疏恶,七日乙丑,遂大决于曹村下埽。
先是,积年稍背去,吏惰不虔,楗积不厚,主者又多以护埽卒给他役,在者十才一二。
事失备豫,不复可补塞。
堤南之地,斗绝三丈,水如覆盎破缶,从空中下。
壬申澶渊以河绝流闻。
河既尽徙而南,广深莫测坼岸。
东汇于梁山张泽泺,然后派别为二,一合南清河以入于淮,一合北清河以入于海。
大川既盈,小川皆溃,积潦猥集,鸿洞为一,凡灌郡县九十五,而濮、齐、郓、徐四州为尤甚,坏官亭民舍钜数万,水所居地为田三十万顷。
天子哀悯元元,为之旰食。
初遣公府掾往,俾之循视;
又遣御史往,委之经制
虚仓廪、开府库以振救之。
徙民所过无得呵,吏谨视遇,不使失职。
假官地予民使之耕,而民不至于大转徙。
质私牛于官贷之牛,而牛不至于尽杀食。
其蠲除约省,劳来安集,凡以除民疾苦,其事又数十,然后人得不陷于死亡矣。
天子乃与公卿大议塞河。
初,献计者有欲因其南溃,顺水所趋,筑为堤河,输入淮、海
天子按图书,准地形,览山川,视水势,以谓河所泛溢,绵地数州,其利与害,可不熟计?
今乃欲捐置旧道,创立新防,弃已成而就难冀,惮暂费而甘长劳,夹大险,绝地利,使东土之民为鱼鳖食,谓百姓何?
国家之事,固有费而不可省、劳而不获已者也。
天赞圣德,圣与神谋,诏以明年春作始修塞,乃命都水吏考事期,审功用,计徒庸,程畚筑,峙糇粮,伐薪石。
异时治河皆户调楗,民多贱鬻货产,巧为逃匿。
上虑人习旧常,而胥动以浮言也,先期戒转运使明谕所部,告之以材出于公,秋毫不以烦民,然后民得安堵矣。
物或阙供,皆厚价和市;
材须徙运,皆官给僦费。
唯是丁夫,古必出于民者,乃赋诸九路,而以道里为之节适。
凡郡去河颇远者,皆免其自行,而听其输钱以雇更。
则众虽费,可不至于甚病;
而役虽劳,可不至于甚疲矣。
材既告备矣,工既告聚矣,明年立号元丰,天子遣官,以牲玉祭于河,而以闰正月丙戌首事。
方河盛决时,广六百步,既更冬春益侈大,两涘之间,遂踰千步。
始于东西签为堤以障水,又于旁侧阏为河以脱水,流渠为鸡距以酾水,横水为锯牙以约水,然后河稍就道,而人得奏功矣。
既左右堤疆,而下方益伤矣。
初仞河深得一丈八尺,白水深至百一十尺,奔流悍甚,薪且不属,士吏失色,主者多疾置闻,请调急夫,尽彻诸埽之储,以佐其乏。
天子不得已,为调于旁近郡,俾得蠲来岁春夫以纾民。
又以广固壮城卒数千人往奔命。
悉发近埽积贮,而又所蓄荐食藁数十万以赴之,诏切责塞河吏。
于是人益竭作,吏亦毕力。
俯瞰回渊,重埽九緷而夹下之。
四月丙寅,河槽合,水势颇却,而埽下湫流尚驶,堤若浮寓波上。
万众环视,莫知所为。
先是,运使创立新意,制为横埽之法,以遏绝南流
至是天子犹以为意,屡出细札,宣示方略
加精致诚,潜为公祷。
祥应感发,若有灵契,五月甲戌朔,新堤忽自定武还北流。
奏至,群臣入贺,告类郊庙,劳飨官师。
遂大庆赐,自督师而下至于勤事小吏,颁器币各有差,第功为三品,各以次增秩焉。
濮、齐、郓、徐四州守臣,以立堤救水,城得不没,皆赐玺加奖。
吏卒自下楗至竣事而归,凡特支库钱者四。
初,天子闵徒之遭疠者,连遣太医十数辈往救治之,以车载药而行。
春尚寒,赐以襦袍;
天初暑,给以台笠。
人悦致力,用忘其劳。
于是又命籍其物故者,厚以分恤其家;
逃亡者听自出,以贯编户;
乘急出夫者,蠲春徭一岁有半,仁沾而恩洽矣。
自役兴至于堤合,为日一百有九,丁三万,官健作者无虑十万人。
材以数计之,为一千二百八十九万,费钱米合三十万。
堤百一十有四里。
诏名埽曰灵平,立庙曰灵津,归功于神也。
方天子忧埽于合未固,水道内讧,上下惴恐,俄有赤蛇游于埽上。
吏置蛇于盆,祝而放之,蛇亡而河塞。
天子闻而异之,命褒神以显号,而领于祠官,曲加礼焉。
有诏臣作为庙碑,以明著神贶。
窃迹汉、唐而下,河决常在于曹、卫之域,而列圣以来,泛澶渊为尤数。
虽时异患殊,而成功则一。
然必旷岁历年,穷力殚费,而后仅有克济。
固未有洪流横溃,经费移徙,不踰二年,一举而能塞者也。
何则?
孝武瓠子,甚可患也。
考今所决,适值其地,而害又逾于此焉。
然宣房之塞,远逾三十年,费累亿万计,乃至于天子亲临沈玉,从官咸使负薪,作为歌诗,深自郁悼,其为艰久,亦已甚矣。
视往揆今,则知圣功博大闳远,古未有也。
呜呼,河之为利害大矣,功定事立,夫岂易然哉!
主吏诚能揆明诏,规永图,不茍务,裁费径役,以日为功,而使官无旷职,卒无乏事,缮治废堤,常若水至,庶几河定民安,无决溢之患矣。
既奉诏为庙金石刻,因得述明天子所以禦灾捍患,计深虑远,独得于圣心,而成是殊尤绝迹,遂及治河曲折,在官调度,与夫小大献力,内外协心,概见其功,使后世有考焉。
谨拜手稽首,而献文曰:
浑浑河源,导自积石。
逆折而东,久辄羡溢。
维古神禹,行水地中。
顺则所适,不为防庸。
降及战国,濒齐、赵、魏。
陂障以流,与水争地。
酾为之渠,利用灌溉。
水无所由,因数为败。
由汉迄今,千三百岁。
出地而行,患又滋大。
明明天子,缵尧禹服。
恩均蛮貊,润草木。
丁巳孟秋,淫雨漏河。
河徙而南,千里涛波。
天子曰咨,水实儆予。
勤民之力,其得已乎!
申命群司,鸠材庀工。
上志先定,庶言则同。
人乐输费,吏罔遗力。
圣诚感通,河即顺塞。
钜野既潴,淮泗既道。
川无狂澜,民得烝罩
东土其乂,徐方复宁。
芒芒原隰,既夷且平。
水所渐地,更为沃野。
人恣田牧,施及牛马。
盈宁士女,相与歌呼。
微我圣功,人其为鱼。
四郡守臣,舞蹈上章。
微我圣功,城其为隍。
帝釐山川,鱼兽咸若。
万方归之,如水赴壑。
凡厥士吏,迨及庶民。
其谨护视,烝徒孔勤。
维是汤河,作固京室。
在庭靡思,圣独前识。
九类攸叙,六府允脩。
丕冒日出,覃被海陬。
归惠尔神,落此新庙。
春秋承祀,以祈灵保。
作颂,本原休功。
刻是乐石,摅之无穷。
嵇康集目录(《世说》注。又《御览》作「嵇康集序」)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一
孙登者字公和,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
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好读《易》,鼓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
每所止家,辄给其衣服饮食,得无辞让(《魏志·王粲传》注。《世说·栖逸篇》注,《御览》二十七、九百九十九)
《春秋左氏传》后序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
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
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
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
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见之。
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
《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
《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
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
庄伯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
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湣王二十五年也。
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今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
哀王于《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
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
十六年卒,而哀王立
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
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
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
文称鲁隐公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
仪父,贵之也。
又称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又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
诸若此辈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
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
又称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作「洞」,即《左传》所谓荧泽也。
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嶭,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
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于《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
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
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者人名也。
《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
伊尹即位,太甲七年,太甲潜出知桐,杀伊,乃立共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左氏传》伊尹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
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太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
王宏谷传十月丙子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朕惟人食之急,而惧天时水旱之运,夙夜警戒,念在于农。
虽诏书屡下,敕厉殷勤,犹恐百姓废惰以捐生植之功。
刺史二千石百里长吏未能尽勤,至使地有遗利而人有馀力,每思闻监司纠举能不,将行其赏罚,以明沮劝。
司隶校尉石鉴汲郡太守王宏勤恤百姓,导化有方,督劝开荒五千馀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
比年普饥,人食不足,而郡界独无匮乏,可谓能矣。
其赐谷千斛,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晋书·良吏·王宏传》,又见《食货志》。)
穆天子传序 西晋 · 荀勖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一
序古文《穆天子传》者,太康二年汲县民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也。
素丝编,以臣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汲者战国时魏地也。
案所得《纪年》,盖魏惠成王子今王之冢也。
于《世本》,盖襄王也。
案《史记·六国年表》,自今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燔书之岁八十六年,及至太康二年初得此书,凡五百七十九年,其书言周穆王游行之事,《春秋左氏传》曰:「穆王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将皆使有车辄马迹焉」。
此书所载,则其事也。
王好巡守,得盗骊騄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见西王母,与太史公记同。
汲郡收书不谨,多毁落残缺,虽其言不典,皆是古书,颇可观览。
谨以二尺黄纸写上,请事平以本简书及所新写,并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三阁,谨序(《穆天子传》道藏本)
四体书势 其一 古文 西晋 · 卫恒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乌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老、考是也。
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
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
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
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
转注者,以老寿考也。
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
汉武时,鲁恭王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
汉世秘藏,希得见之。
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太康元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案敬侯所书,犹有仿佛。
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
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
古无别名,谓之(案有脱文)云。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爰暨暴秦,滔天作戾。
大道既泯,古文亦灭。
魏文好古,世传丘坟。
历代莫发,真伪靡分。
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其文乃耀,粲矣其章
因声会意,类物有方: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
云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
禾卉苯䔿以垂颖,山岳峨嵯而连冈;
虫跂跂以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
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
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
森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
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
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
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引《文章叙录》。)
赠二李郎诗序 西晋 · 潘尼
 出处:全晋文
元康六年尚书吏部汝南李光彦迁汲郡太守都亭侯江夏李茂曾平阳太守
此二子皆弱冠知名,历职显要,旬月之间,继踵名郡。
离俭剧之勤,就放旷之逸,枕鸣琴以俟远致。
离别之际,各斐然赋诗(《御览》二百五十九)
桂阳先贤画赞 其一 罗陵 孙吴 · 张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三
朱阳罗陵,果而好义。
汲郡府君为州章,陵被掠拷,惨加五毒,受刀截舌。
以著盘中,献之廷尉
群公义之,事得清理(《御览》四百二十一,案:汲郡府君为州章,谓郡太守刺史所劾,挂于奏章也。)
宋故左朝奉大夫提点杭州洞霄宫章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三、《经义考》卷一二二
公讳縡,字伯成姓章氏
世家豫章,后徙建安
南唐时,公之高祖太师讳谷者,以文辞举进士第一,而官不显。
江南国除,太师之子孙又以儒学大其家,而雄俊魁垒、豪杰伟异之人出于是。
宰相郇公、申公、枢密秦公,仍世为将相,高牙巨毂,尊显三朝百馀年间。
章氏之有籍于朝廷者,或以文章擅天下,或以才能任事于时,比比有焉。
公故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中太一宫使、赠太师秦国公讳楶之子,礼宾副使、赠太尉讳访之孙,尚书刑部郎中侍御史知杂事、赠司徒讳频之曾孙。
太尉公又徙苏州之吴县,今平江府也。
公生而累世富贵,独简俭守家法,沈厚寡言笑,怡怡衎衎,若不自持。
至于循道守官,则未尝屈意变节于一人,盖矫然壮者也。
公仕为尚书郎,与二弟中大公综、修撰公綡同时奉朝请
一日,宰相蔡京召公兄弟过其家,曰:「秦公捍边,威名震西州,凛如也。
上方谋帅,有事于灵武,纂父之业,将在诸郎矣」。
公笑答曰:「越人善泅,生子方晬,其母浮之水上而责以父之能,未有不溺死者也。
战,危事也,当属能臣,非某兄弟所敢知也」。
始不说。
其后提点淮南刑狱、权扬州事,时朝廷铸大钱当十,已而改当五,旋复为三,令下之日,市门昼闭,人持钱求束薪斗米,至日旰莫肯售者。
公饬市易务出小钱,纳百贾之货,又檄庾官粜仓粟,以大钱售之,尽十日止。
州民相视,以手加额,曰:「微公,吾属亡如矣」。
榷货务更盐钞法,以笼天下之财,而钱聚于京师,至不可校,已而新钞出,则旧钞弃不用,一时豪商大贾索然为流丐,至有赴水火而死者。
时公兼领盐事,行次仪真,王中立而下四十人遮道泣诉。
公按所持钞为钱以千计,凡三十万,公哀之,奏言钞法误民,请如约以示大信。
书上,降两官冲替,与远小监差遣
会公弟綖中飞语,逮系诏狱,部使者承指劾公尝奉行钱币不如诏者,并以公属吏,又追三官勒停。
公之言行遇事乃如此,而世方概以文法操切群下,以故坎𡒄不得意,遂至于老死,为可惜也。
享年六十有六,以宣和元年三月甲子,以疾终于平江府之私第。
明年十二月癸未,葬于临安府临安县国昌乡前固村之原。
后二十二年,当绍兴十一年,公之子、从政郎信州上饶芑,状公官寿世次来请铭。
某念方抵罪废锢,而铭卿大夫功德,宜属当世有名位能文章者,以传信于后,遂以辞,而五反不获命。
某顷尝读公《饯校书郎龚况》诗,有「船尾淮山青未了,马头隋柳绿相迎」之句。
钦诵三叹,以未识公为恨。
后修撰公以女归某,而公下世久矣,内外属人犹能道公行事如状所云,遂序而铭之。
公少颖异,不类儿童。
年甫九岁,秦公得古碣数百言,口授一再,公已成诵。
既冠,入大学,文艺烨然,最其列。
中书侍郎张公璪判国子监,得公《周官议》十六篇,读之叹曰:「非近世之时文也」。
熙宁九年进士第,调卫州汲县主簿
汲俗陋不喜儒公佐其令立学,兴邑民之秀者,而汲人好学自公始。
以最升雄州防禦推官、知恩州录事参军
郡掾綦君以事触部使者,将抵罪,属公傅致之。
公白掾无罪,使者怒,欲并按公,公持之益坚,遂两已。
元祐三年,用举者改左宣德郎、知邠州三水县。
秦公为陕西转运使,以嫌自列,改知越州萧山
治县以爱利为主,教条宽简,不为表襮以峙声名。
殖善柔,戢奸暴,视遇皆有理。
久之化服,争讼几息。
公尝疾病,邑人奔走佛祠,炷芗于臂为公请福者不可胜数。
太守钱协上其状。
会秦公守越,遂不报。
谢景温泾原,奏公干当公事。
九年,范纯粹鄜延,又奏公干当公事。
绍圣三年,除高密郡大小学教授
宗室召燕饮,独不往。
执经据一席,容貌矜严,诵说有法,宗子尊惮之。
宗正丞
太上皇御极,提举江南东路常平
奏对称旨,留为开封府推官
以秦公薨去位。
卒丧,除尚书祠部员外郎,俄迁户部郎中,出为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公由是得罪。
学博而辨于文,自少年擢名第,益自负,不肯碌碌。
初,主汲县簿文,潞公一见器之。
范纯粹一世名臣,亦扳公自助。
许将辅政,议欲荐公,公以申公当国,辞不就,其厉志如此。
至崇宁中,始进位于朝,而蔡京擅事,稍树党、排恨异己者,公独嶷嶷特立,不少贬,中书侍郎刘逵尤喜之。
免相,凡所兴除不便于民,一切疏罢,而公从旁赞其决。
,秦公婿也。
已而复进,遂诬綖以中逵,公又羁置秀州
交亲唁,公曰:「道固如是」。
无怨悔之色。
政和元年,复故官,提点成都府路刑狱。
公以母秦国太夫人和氏年八十五,丐近地,诏徙京东东路
而故相余深守青社,深,所厚也,公益不乐。
明年,丁秦国忧,忧除,请奉祠提点江州太平观。
秩满,再请为杭州洞霄宫,自是不复言仕,闭户治书,绝口不谈世事。
间从尝所往来赋诗饮酒自娱。
晚年诗律益高,清淳雅健,有唐诗人之风。
有文集三十卷,藏于家。
积官至朝奉大夫
娶何氏,尚书屯田员外郎辟非之女,封同安县君,新制行,改宜人
生二男子:曰朝奉郎尚书驾部员外郎,后公八十三日卒;
次即芑也。
五女皆嫁为士妻。
孙男三人:曰承道,右迪功郎徽州绩溪县主簿
汉寿、曰渭寿。
公事君亲,友诸弟,待宗族朋友,一出于至诚。
对吏民必称名。
子弟候安否,不正衣冠不见。
未尝以细故笞责奴婢。
故当世推为钜人长者。
外氏十二丧在殡,贫不能举,公纳何氏数月,尽斥奁具以葬。
司谏陈瓘以言事切直触权贵人怒,贬通川,再贬台,宾客不敢过其门,公驰轻舟逆于道,为具装,追饯出境。
呜呼!
色厉内荏,譬诸小人,孔子以为盗。
公大度恢然,尤无适莫,若可欺以其方,而见义勇往,所谓天下健者,莫能过也。
铭曰:
大儒小儒,禹行舜趋。
青青,其口诗书。
黔驴孔硕,慭慭莫测。
一怒而踶,虎搏而食。
孰如公贤,人貌而天。
抑首吐气,似不能言。
襮顺里方,不耀其光。
仁人之勇,君子之刚。
其刚烈烈,以节自发。
屹若丘山,万夫莫挽。
尚有典刑,厥闻惟馨。
刻铭著之,以诏后生。
广田农议 西晋 · 束皙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七
伏见诏书,以仓廪不实,关右饥穷,欲大兴田农,以蕃嘉谷,此诚有虞戒大禹尽力之谓。
农穰可致,所由者三:一曰天时不侃言,二曰地利无失,三曰人力咸用。
若必春无霢霂之润,秋繁滂沲之患,水旱失中,雩禳有请。
虽使羲和平秩,后稷亲农,理疆圳于原隰,勤藨蓘于中田,犹不足以致仓庾盈亿之积也。
然地利可以计生,人力可以课致,诏书之旨,亦将欲尽此理乎?
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
较计九州,数过万计。
可申严此防,令监司精察,一人失课,负及郡县,此人力之可致也。
州司十郡,土狭人繁,三魏尤甚,而猪羊马牧,布其境内,宜悉破废,以供无业。
业少之人,虽颇割徙,在者犹多,田诸菀牧,不乐旷野,贪在人间。
故谓北土不宜畜牧,此诚不然。
案古今之语,以为马之所生,实在冀北,大贾牂羊,取之清渤,放豕之歌,起于钜鹿,是其效也。
可悉徙诸牧,以充其地,使马牛猪羊龁草于空虚之田,游食之人受业于赋给之赐,此地利之可致者也。
昔骓駓在坰,史克所以颂鲁僖;
却马务田,老氏所以称有道,岂利之所以会哉?
又如汲郡之吴泽,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
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舄卤成原,其利甚重。
而豪强大族,惜其鱼捕之饶,构说官长,终于不破。
此亦谷口之谣,载在史篇。
谓宜复下郡县,以详当今之计。
荆、扬、兖、豫,污泥之土,渠坞之宜,必多此类,最是不待天时而丰年可获者也。
以其云雨生于畚锸,多生于决泄,不必望朝𬯀而黄潦臻,萗山川而霖雨息。
是故两周争东西之流,史起惜漳渠之浸,明地利之重也。
宜诏四州刺史,使谨案以闻。
又昔魏氏徙三郡人在阳平顿丘界,今者繁盛,合五六千家。
二郡田地逼狭,谓可徙迁西州,以充边土,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
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晋书·束皙传》)
从事中郎张彦明中护军诗序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奚世都为汲郡太守客,宴将之官,大将军崇贤之德既远,而厚下之恩又隆,非此离析,有感圣皇。
既蒙引见,又宴于后园,感《鹿鸣》之宴乐,咏《鱼藻》之凯歌,而作是诗。
杜宗象墓志铭宣和元年二月 北宋 · 杜公力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四、《匋斋藏石记》卷四○
公讳宗象,字仲祖
曾祖审进,保平、静江军节度使,赠太师京兆郡
祖彦钧,安化军节度使
父赞文,内殿承制
母李氏,旌德县太君
初,承制公捐馆,夫人上言,以公昭皇后之裔,愿世其禄,朝廷悯之,授公三班借职
历监西京都亭驿礼宾院三泉县商税,以课息羡溢,特转一官,充并州阳兴寨兵马监押嘉、眉州巡检
集贤校理刁约知公才,辟监韶州永通监,鼓铸增倍,优被赏典。
秘阁校理李綖闻公名,辟句当卫州淇水第二监,后为寿州城南门外都巡检使兼守把浮桥催纲,尉氏县兵马都监永兴军奉天县兵马都监
元丰中特差充信州兵马都监
公从仕三十馀年,自三班借职,十四迁至左藏库副使历官无玷累,而所至有治绩。
事亲笃于孝,而训子以义方,姻睦称于宗族,信义施于僚友,节行著于乡党,才美闻于缙绅。
伟哉!
公以二子登朝,屡膺褒典,累赠至左屯卫大将军,会改官制,换赠武功大夫
自非善庆之积,畴克至此!
公首娶林氏,次娶王氏,后娶王氏,并追封太令人。
四男:轸,见武翼大夫致仕;
亢,故供备库副使、知孚州军州事;
宿、奎早亡。
三女:长适故内殿崇班张太初,次适武翼郎史绅,次适故敦武郎李仝
孙六人:翰早亡,翱、翔并承节郎,必强早亡,必简承信郎
孙女一人,适贡士李扬休。
公以元丰六年十月初九日以疾终于信州官舍,享年六十六,权厝京城之东。
后三十五年,嗣子轸卜重和二年二月十四日,举祖妣之柩归葬于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双洛原,祔京兆郡之茔。
公力备闻伯父之遗美,见委以铭,义不当辞。
铭曰:
仕之克勤,宠加于身。
善积诸己,庆贻后人。
褒赠屡锡,佳城维新。
其与嵩洛,万古不泯。
少卿埋铭熙宁七年三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八、《云巢编》卷一○、雍正《西湖志》卷二五
公讳振,字发之,世为钱塘人
以皇考尚书公任为太祠郎,起家历上高临淮二县主簿,迁茶陵县
尚书公捐馆,解官去。
还,调星子县,有能名。
公卿使者交荐,改大理寺丞、监苏州税,迁太子中舍、知剡县
剡,浙右大邑,民顽悍,吏多为奸。
公至逾年,峻法锄治,初卒不挠,而其民始伏。
乐生兴事,为作砩畜水,溉田五千顷,至今迨三十年不坏,号沈郎砩
巴西县,引仲弟在蜀,不当行,改金华县
殿中丞,其治尤严于在剡时,不劳而公私晏然,遂称无事。
仁宗祀明堂,拜国子博士,赐五品服,知藤州
侬智高乱二广,公疾驱踰峤,而贼已平。
临州视事,城中萧然,无有官府闾舍,始募兵调夫,戮力为筑城郭,立府寺。
阅岁,举新之。
虞部员外郎
朝廷方行赏,丁太夫人忧。
既除,进比部员外郎通判卫州
不赴,换北作坊
虽身在都下,然未尝游权势门,唯迹访道术方士,购求古书为事。
岁满,以其劳进驾部员外郎
英宗即位,拜虞部郎中,转比部郎中,乞监灊山灵仙观,于是有挂冠志。
前在官者多不治事,祠奉不严,神明不格。
公至,始平易敝病,敦崇清修,逐道士伊居哲,而其徒莫敢不肃。
山西沙门多不戒,而魁领文铙尤恣横。
公尽录其过,移州县,遂黥之,一山为清。
代还,转驾部郎中
今上即位,拜司农少卿,乞监崇山崇福宫,遂拂衣东归。
祀南郊,封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顷之,上章请老。
诏许之。
乃脱冠冕,与其所知为方外之游。
后三年,以熙宁六年十二月己丑卒于河东之私第,享年七十三。
明年三月庚申,葬龙居山先茔之左。
惟公内刚外柔,其与人交,初不校细故,及犯之亦不可解。
有急难,或不能自存,数捐己以济之,为孤嫠男女子婚嫁者数人。
所至为人辨曲直,其不能直,若己推之。
平日好聚书,聚几二万卷,当其终不懈所志,末年益勤,时数日不御药
遗令戒敕后事,凡数百言,无一语悖。
大底言性命、示俭约而已。
犹以聚书诿诸孙,使勿忘吾志云。
初,皇考尚书与世考侍郎皆以太常少卿卒于官。
及公拜司农,谓左右曰:「吾仕宦四十年,不茍进,亦未尝有过。
殁从二父以卿葬,足矣」。
曾祖讳承庆,仕越国营田使,入朝改大理寺丞,谢病去。
祖讳英,以清德为世称,赠吏部尚书
考讳同,任太常少卿,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国史有传。
钟陵潘氏,集贤校理汝士之女,封安吉县君,先卒。
二男:逵,大理寺丞、知永嘉县
述,许州司户参军、监杭州杨村盐埸。
二孙男:价,试将作监主簿
修,尚幼。
三女:长适会稽进士史叔参,先卒。
次适国子博士孙纯
次适大理寺丞赵君纪。
七孙女:长适太庙斋郎崔熙,馀尚幼。
遗令使某为铭,不敢辞。
铭曰:
乌峰蜿蜿奠西土,群山会合势如舞。
流泉泠泠降北坞,白云升天或为雨。
颓然司农踵先武,从政四方孰余侮?
致位九卿乐幽处,归于九泉适我所。
相望考与祖,或后或前维孙子。
百世千秋承世祀,陵谷或迁神作主。
注山海经叙 东晋 · 郭璞
 出处:全晋文
世之览山海经者,皆以其闳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莫不疑焉。
尝试论之曰:庄生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
吾于山海经见之矣。
夫以宇宙之寥廓,群生之纷纭,阴阳之煦蒸,万殊之区分,精气浑淆,自相濆薄,游魂灵怪,触象而构,流形于山川,丽状于木石者,恶可胜言乎?
然则总其所以乖,鼓之于一响,成其所以变,混之于一象,世之所谓异,未知其所以异,世之所谓不异,未知其所以不异,何者,物不自异,待我而后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
故胡人见布而疑麻贲,越人见罽而骇毳。
夫玩所习见,而奇所希闻,此人情之常蔽也,今略举可以明之者,阳火出于冰水,阴鼠生于炎山,而俗之论者,莫之或怪;
及谈《山海经》所载,而咸怪之,是不怪所可怪,而怪所不可怪也。
不怪所可怪,则几于无怪矣,怪所不可怪,则未始有可怪也,夫能然所不可,不可所不可然,则理无不然矣。
汲郡书及穆天子传,穆王西征,见西王母,执璧帛之好,献锦组之属,穆王王母于瑶池之上,赋诗往来,辞义可观,遂袭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钟山之岭,玩帝者之宝,勒石王母之山,纪迹乎圃之上,乃取其嘉木艳草,奇鸟怪兽,玉石珍瑰之器,金膏烛银之宝,归而殖养之于中国。
穆王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骊,左骖騄耳,造父为御,奔戎为右,万里长鹜,以周历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济,东升大人之堂,西燕王母之庐,南轹鼋鼍之梁,北蹑积羽之衢,穷欢极娱,然后旋归。
案史记说穆王得盗骊騄耳骅骝之骥,使造父御之以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亦与竹书同。
左传曰:穆王欲肆其心,使天下皆有车辙马迹焉。
竹书所载,则是其事也。
谯周之徒,足为通识瑰儒,而雅不平此,验之史考,以著其妄。
司马迁叙大宛传,亦云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不亦悲乎!
若竹书不潜出于千载,以作徵于今日者,则山海之言,其几乎废矣。
若乃东方生晓毕方之名,刘子政辨盗械之尸,王颀访两面之客,海民获长臂之衣,精验潜效,绝代县符,于戏,群惑者其可以少寤乎!
是故圣王原化以极变,象物以应怪,鉴无滞赜,曲尽幽情,神焉廋哉?
神焉廋哉?
盖此书跨世七代,历载三千,虽暂显于汉,而寻亦寝废,其山川名号,所在多有舛谬,与今不同,师训莫传,遂将湮泯,道之所存,俗之所丧,悲夫,余有惧焉,故为之创传,疏其壅阂,辟其茀芜,领其玄致,标其洞涉,庶几令逸文不坠于世,奇言不绝于今,夏后之迹,靡刊于将来,八荒之事,有闻于后裔,不亦可乎,夫<蘙>荟之翔,叵以论垂天之凌,蹄涔之游,无以知绛虬之腾,钧天之庭,岂伶人之所蹑,无航之津,岂苍兕之所涉,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矣,呜呼,达观博物之客,其鉴之哉(《道藏》本《山海经》)
桓温灞水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四、江东十鉴
臣闻晋自永和以后,中原兵火之劫未艾,而毡裘异类,纷然而割据之。
苻健,氐之遗种也,而据关中
姚襄,羌之遗种也,而据河南
慕容氏鲜卑之遗种也,而据河北
大抵江淮以北,秦陇以西,尽为毡裘之聚,晋之群臣相与熟视其代兴,而莫敢谁何。
桓温以一世之豪,锐意讨伐,频年举众而搏战中原,如捕蛟螭,攫虎豹,不肯少容其纵。
初征苻健,而遂至灞上灞上,即今永兴之灞河也。
次征姚襄,而遂至金镛,金镛,即今河南洛城也。
次征慕容氏,而遂至枋头,枋头,即今河北卫州也。
军三出而三立奇功,批亢捣虚,直搏贼垒,其克敌制胜之功,抑亦壮矣!
惜夫勇虽有馀,而进锐退速。
其北伐之师,虽则入中原,而类皆巽懦观望而返。
返自灞上,而关西则望绝;
返自金镛,而河南之望绝;
返自枋头,而河北之望绝。
非惟不足以救斯民涂炭之祸,而适足坚斯民从贼之心。
尝原其所以侮,金镛、枋头之失,则实自灞上之役始,深可为之痛惜也。
关西之俗,鼓义慷慨,遇真人则欣慕,闻义师则响应。
高祖入关,则争具牛酒;
武持节,而喜见官仪;
宋武西入长安,而感泣愿留;
广平王收复京师,而欢呼夹道。
然风声之所激,虽且翕然而集,而拯救之不利,则俄亦涣然而漓。
邓禹之至冯翊,三辅益尝争赴矣;
之逡巡北引,则旋归盆子。
诸葛亮祁山,三郡盖尝遥应矣,而亮之迟疑不进,则还附曹真
当其闻风趋附而鳞集辐凑者,不可不疾乘其会而慰安之也。
方温之至灞上也,关中之父子兄弟持牛酒以迎劳,望官军而感泣者,无异于汉。
是时苻健之在长安,仅以羸卒数千,而退保小城,其势固已岌岌。
使于此,因秦民悦附之心,鼓义师锐胜之气,如子仪阅兵南州之日,以至诚而动众,如李晟进屯渭桥之时,以忠义而感人,夫然后进旗鸣鼓,航一苇以至灞河,则苻氏之遗种,当厥角稽首,以献降款于军门。
不然,则三秦豪杰,必将内搏苻健,而开门以纳官军矣。
岂意不能然,当此屯军灞上,隔长安才一水,睨视长安之楼橹,四顾徘徊而不敢进。
未几而回辕反旆,轻徙降人三千馀口出于蓝田之南,此何为也哉!
温之所徙,其果秦中之豪杰乎?
抑亦系累老弱,而归以夸兴于江东者乎?
温之在灞上王猛被褐而谒之,责之以长安咫尺,不渡灞水,而三秦豪杰所以不至,则其所徙者,非豪民也。
夫陇上多豪,山西出将,盖风土使然。
而先汉之世,又徙六国强族十馀万户于关中,是以秦之豪民日益增众。
逮至西晋之末,苻洪尝说石虎徙关中豪杰以内实京师,而都督流人之号处于枋头,其后苻健卒因枋头馀众以入关。
姚弋仲亦尝说石氏徙陇上豪强以虚秦陇之心腹,而弋仲安西之号处于清河,其后姚苌卒因西州强族以兴渭北。
关中豪杰雄盖一世,以关中之豪而复攻关中,则何往而不济?
温之所徙岂豪也哉?
王猛之在当时,极谈世事,议论英发,如一人,盖可敌关中豪杰十万,而款接未几,旋复谢去,卒使留佐苻坚,为晋人心腹之患几三十年,非惟不能籍以攻苻健,而又不能招猛以归晋室,何温之忍为此举也!
大抵温之北伐,初但欲以功名取时望,非果必攻必取,荡其巢穴,而为混一华夷之计。
是以其后虽再取金墉,入枋头,而旋即班师,中原之地,若不能一朝居者。
其视灞上之役,同为一律。
观其洛阳之役,王述初无事实,徒欲以虚势威朝廷,而温之议果寝。
枋头之役,郗超谓乃今盛夏之际,可以径造邺城,而牵引日月,竟不能决,则其行兵用师之意盖可见矣。
其所以威亵而不张,兵退而无怍,其兆于灞上之役乎。
虽然,温之豪悍,可以笞箠羌夷,扫除丑类,而中原三入,皆不克有终,岂固乐为此哉?
尝试循其迹而逆观之,则所以疑温之心,而启温之纵者,当时君相不为无失也。
且温之跳梁暴横,固一世之老奸,而果敢激烈,亦一时之豪杰,笼络驾驭,如汉祖之所以待韩、彭者,则其智力当为国用,不然,则屏之斥之,勿使之容易弄兵可也。
晋朝诸公则不然。
会稽道子之徒,顾以有征蜀之功,疑而不用,温之众才达武昌,而遽以驺虞幡住之,攘戎之手,羁制于荆襄之间,而乃以殷浩之晚才,进当征讨之任。
逮夫洛之败,始拜表辄出,而朝廷止之不能,于是有轻朝廷,而无必取中原之志。
其师之迭出,姑欲辉戈耀甲,间立奇功,以服时望而要九锡耳。
夫以温之才力,朝廷不能用之,而乃使用朝廷,举十万之师,出入往来,一任其所为,而成败进退,未尝一问,卒使英雄果敢之气,变而为跳梁跋扈之祸。
当时无政,一至如此!
其所以不能尽复中原者,岂独用兵之罪哉?
实当时君臣有以启之耳。
而或者乃以为兵轻果,利于速战,旷日相持,则其锐气自挫,故桓温用之以征中原,虽暂能于前,而旋复失利于后,其厚诬江东也甚矣。
兹故极论其所以成败之迹,而为江东一洗之。
张芑堂晋太康瓦券拓本见寄即徐天池赋诗者(文云:「大男杨绍从土公买冢地一邱,东极阚泽,西极黄滕,南极山背,北极于湖。直钱四百万,即日交毕,日月为證,四时为任。太康五年九月廿九日。对共破莂,民有私约,如律令。」)丁酉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五
一千二百九十载,此瓦始同蕈杯出万历元年出土。)
杯复青藤道人饮,大非曲水兰亭日。
会稽倪家到童家,一片香姜铜雀匹。
墨痕细拓竹节弯,夜月流光黮如漆。
黄滕阚泽今何处,四百万钱交手毕。
大男杨绍亲押字,傅别质剂约如律。
青藤道人生远哀,万钱想像开金罍。
四时日月何云来,太虚为室诚幻哉。
更疑买神说近诙,且莫吊冢闲徘徊。
我思汲郡得佚经,漆书科斗青简青。
二尺五寸伴铜铗,七十五篇杂策铭
太康年仅隔二稔,仓史字或追千龄。
师春邵陟语缀次,千百什一光日星。
束晰校本竟何在,数十车乘皆精灵。
买驴博士字安用,每读晋史涕泪零。
篇名阙 其十六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意林》。《御览》七十九,三百九十六,案:内篇《极言》与此全异,《意林》列于外篇,今从之。)
登城有作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通鉴外纪后序 北宋 · 刘恕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通鉴外纪》卷末、《三刘家集》卷一、《皇朝文鉴》卷三○、《群书考索》前集卷一四、《通鉴外纪节要》卷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七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九○、《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孔子作《春秋》,笔削美刺,子游、子夏门人之高弟不能措一辞。
鲁太史左丘明仲尼之言高远难继而为之作传,后之君子不敢绍续焉,惟陆长源《唐春秋》、尹洙《五代春秋》。
非圣人而作经,犹春秋吴楚之君僭号称王,诛绝之罪也。
《左氏传》据鲁史,因诸侯国书,系年叙事。
《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以免时难。
汉献帝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依《左传》体为《汉纪》,言约事详,大行于世。
晋太康初汲郡人发魏襄王冢得《纪年》,文意大似《春秋》,其所记事多与左氏符同,诸儒乃知古史记之正法。
自是袁宏、张璠、孙盛、干宝、习凿齿以下为编年之书,至唐、五代其流不废,汉、起居注,梁、唐实录皆其遗制也。
《国语》亦左丘明所著,载内传遗事,或言论差殊而文词富美,为书别行。
周穆王晋知伯、赵襄子,当贞定王时,凡五百馀年,虽事不连属,于史官盖有补焉。
七国有《战国策》,晋孔衍作《春秋后语》,并时分国,其后绝不录焉。
唐柳宗元采摭片言之失,以为诬淫,不槩于圣,作《非国语》六十七篇,其说虽存,然不能为《国语》轻重也。
司马迁始撰本纪、年表、八书、世家、列传之目,史臣相续,谓之正史
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
而近代士颇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
承平日久,人愈怠惰。
《庄子》文简而义明,玄言虚诞而似理,功省易习,陋儒莫不尚之,史学寖微矣。
案历代国史,其流出于《春秋》,刘歆叙《七略》,王俭撰《七志》,《史记》以下皆附《春秋》。
荀勖分四部,史记旧事入丙部,阮孝绪《七录·记传录》纪史传,由是经与史分。
夫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因善恶以褒贬,察政治以见兴衰,《春秋》之法也。
使孔子赞《易》而不作《春秋》,则后世以史书为记事琐杂之语,《春秋》列于六艺,愚者莫敢异说,而终不能晓也。
皇祐初进士,试于礼部,为司马公门生,侍于大儒,得闻馀论。
嘉祐中,公尝谓曰:「春秋之后,迄今千馀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
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魏、赵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
曰:「司马迁以良史之才,叙皇帝至汉兴亡治乱。
班固已下,世各名家。
李延寿总八朝为南北史,而言词卑弱,义例烦杂。
书无表、志,沿革不完。
梁武帝通史、唐姚康复统史,世近亡轶,不足称也。
公欲以文章论议成历世大典,高勋美德,褒赞流于万世;
元凶宿奸,贬绌甚于诛殛,上可继仲尼之经、丘明之传,司马迁安可比拟,荀悦何足道哉」?
治平三年,公以学士英宗皇帝侍讲,受诏修《历代君臣事迹》,蒙辟置史局
尝请于公曰:「公之书不始于上古或尧舜,何也」?
公曰:「周平王以来事包《春秋》,孔子之经不可损益」。
曰:「曷不始于获麟之岁」?
曰:「经不可续也」。
乃知贤人著书,尊避圣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
熙宁三年冬,公出守京兆年春移帅颍川,固辞不行,退居洛阳
褊狷好议论,不敢居京师,请归江东养亲。
公以新书未成,不废刊削。
亦遥隶局中,尝思司马迁《史记》始于黄帝,而包牺、神农阙漏不录;
公为历代书而不及周威烈王之前,学者考古,当阅小说,取舍乖异,莫知适从。
若鲁隐之后,止据《左氏》、《国语》、《史记》、诸子而增损,不及《春秋》,则无与于圣人之经。
包牺至未命三晋为诸侯,比于后事,百无一二,可为前纪。
本朝一祖四宗一百八年,可请实录、国史于朝廷,为后纪。
何承天乐资作《春秋》前后传,亦其比也。
将俟书成,请于公而为之。
熙宁九年罹家祸,悲哀愤郁,遂中瘫痹,右肢既废,凡欲执笔,口授稚子羲仲书之。
常自念平生事业无一成就,史局十年,俛仰窃禄。
因取诸书,以《国语》为本,编《通鉴前纪》。
家贫,书籍不具,南徼僻陋,士人家不藏书,卧病六百日,无一人语及文史,昏乱遗忘,烦简不当。
远方不可得国书,绝意于后纪,乃更《前纪》曰《外纪》,如《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义也。
周共和元年庚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见于《外纪》,自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周显德六年己未,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载于《通鉴》,然后一千八百年之兴废大事,坦然可
李弘基用心过苦,积年疾而药石不继。
卢升之手足挛废,著《五悲》而自沈颍水。
予病眼病创,不寐不食,才名不逮二子,而疾疹艰苦过之。
陶潜豫为祭文,杜牧自撰墓志,夜台甫迩,归心若飞,聊叙不能作前后纪而为《外纪》焉。
他日书成,公为前后纪,则可删削《外纪》之烦冗,而为《前纪》,以备古今一家之言。
虽不及见,亦平生之志也。
送樊琯司业归朝881年 晚唐 · 唐彦谦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钓璜 啖鏊讥尔雅 泥函谷 卖饼诉公羊 青袍过寿阳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
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
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
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杨。
辩急如无敌,飞腾固自强。
论心期舌在,问事畏头长。
驷马终题柱,诸生面墙
啖螯讥尔雅,卖饼诉公羊(《三国志注》:“魏严干善《春秋公羊》,钟繇好《左氏》,谓公羊为卖饼家。”)
未见函谷,俄惊火建章。
烟尘昏象魏,行在隔巴梁。
红粟填郿坞,青袍过寿阳
剪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
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贱子悲穷辙,当年亦擅场。
齑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
圣域探姬孔,皇风乐禹汤。
畏诛轻李喜,言命小臧仓
折树休盘槊,沈钩且钓璜
鸿都问词客,他日莫相忘。